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土地研究> 业界观点

莫让“占补平衡”威胁耕地安全(图)

2013年03月08日来源:时代商报

  农民在田间进行春耕。新华社发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根据我国土地使用的相关办法,对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可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相当数量的土地作为新耕地。

  然而,作为坚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现如今“占补平衡”却在国内各地被扭曲,继而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

  陈温福据此建议,国家应建立强硬的监管举措,确保“占多少补回多少”的同时,更要补充相当质量的耕地。与此同时,还需解决因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地酸碱度破坏行为,由此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补回来的土地多半是贫瘠地

  昨天,陈温福在辽宁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说,确保粮食产业稳定发展事关粮食安全,更加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在我国水稻界,有“南有袁隆平、北有陈温福”的美谈,就在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陈温福院士再度提到粮食安全问题。陈温福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再度提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变,但却并没有提到在“占补平衡”中确保耕地质量。

  陈温福告诉记者,所谓的耕地“占补平衡”是指,新增耕地可按比例换取建设用地,但是必须要坚持“占补平衡”原则,也就是说“占多少就要补多少”。对于有着10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在陈温福进行调研时发现,虽然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各地在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时,却只重视土地数量而不重视土地质量。比如,在2001年温州瑞安市政府就曾花费6000万元,从桐乡等地购如土地整理折抵指标4000亩。然而,这些政府部门新购入的耕地,因为盐分过分根本就不适合耕作,导致大批农民在此耕地而折本。最终,相关专家在前往该地调研后发现,那里至少需要数十年的耕地改造,才可以将土地质量回复到原先耕地的水平。

  事实上瑞安的遭遇并非孤例,杭州、宁波等地与遇到类似问题,他们从浙江丽水等地购入的土地指标,位于一处未开放的低丘缓坡上。虽然已经过当地大规模的造地改造,然而5年时间后依旧到处是沙石,就连适应性极强的蚕豆也在此奄奄一息。

  陈温福认为,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得到发展,很多城市都将目光放到近郊地区,继而导致本应作为耕地的土地,被蚕食的同时继而影响粮食安全。

“黑土地”土层厚度变薄

  陈温福告诉记者,他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我国土壤的PH值、也就是酸碱度,已经达到4、最低也已经有2.6了。陈温福说,人们可能不太知道PH值对于土壤的意义,所以他以PH值为2.6的土壤来向记者举例,称这种土壤上面种植出来的柑橘,因为口感酸涩所以根本就没有市场。

  与此同时,应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还有让东北人引以为豪的“黑土地”。在二三十年以前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土层厚度可以达到1米以上,但现在却只有40厘米到60厘米左右。陈温福说,形成这样优质的黑土地需要3亿年,但要破坏的话1年就破坏1厘米。

  陈温福还告诉记者,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东三省耕地面积为3.66亿亩、占全国耕地的20%左右,而东三省粮食产量也几乎占到全国产量的20%,所以黑土地破坏情况必须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此前,也有人向陈温福建议,是否可以利用国外便利条件,来解决粮食生产的问题继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呢?对此,陈温福的答案是“绝不”!

  陈温福说,粮食安全问题对于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此前有人到俄罗斯种过大豆,也有人到缅甸、泰国去种水稻,但国际形势风云莫测,我们怎敢把咽喉置于他国?”所以在陈温福看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应仅仅依靠科研技术人员来实现,也不应仅仅依靠水稻的新品种,来实现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