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土地流转> 流转新闻

土地复耕流转均超万亩 为粮食安全贡献深汕担当

2024年01月29日来源:深圳新闻网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近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决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统筹推进稳面积、提产能、增效益,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努力守好良田,护好粮袋,稳住了粮食安全“基本盘”。2023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年完成粮食种植2.22万亩,超额完成全市粮食生产任务,新增油料作物种植2905亩,在稳粮保供大局中贡献了深汕力量,展现深汕担当。

 保障粮食安全守好耕地“命根子”

  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障耕地安全。近年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稳定增收,不断探索土地流转的新路径,通过创新性地推动土地流转,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潜力,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转出”了深汕好“丰”景。

  2023年,深汕在土地利用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新增撂荒地复耕6156亩,累计复耕面积达到1.25万亩,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

  此外,土地流转也流出了“新活力”。深汕以加快土地流转为抓手,全年新增土地流转6246.09亩,累计流转超万亩,把准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集约化发展方向,突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设立流转区和自种区,进一步活化土地资源,激发土地潜能,有效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4266亩耕地质量数量“双提升”

  2023年,深汕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坚持“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抓牢“规划、整合、质量、规模、管护”五个关键,积极推行“小田”变“大田”,全年完成垦造水田1609亩,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4266亩,保障了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同时,新增油料作物种植的积极探索,不仅为粮食生产增加了新的动能,也为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可能。

  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充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全产业链打造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出效率,以高标准实现高产能。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智慧化加速现代化

  粮食稳产的关键在耕地,实现高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2023年,深汕瞄准农业科技前沿,加强“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以科技推动农业生产水平走在前列。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的建立,以及高产稻和“巨人稻”试验亩产均突破1200斤,打破广东海水稻亩产纪录,提交3个品种参加省级品种审定,为种业振兴注入“科技内核”。

  高标准智慧果园通过引入物联网、智能装备和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实现果园种植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和信息化。下北数字化智慧蘑菇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引入数字化智慧型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蘑菇产业的效率和质量,还通过特色农家乐,研学观光和休闲生态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

  目前深汕已完成高标准智慧果园生产示范基地等11个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在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的同时,增强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这些项目的成功运营,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进一步促进了全区粮食生产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

  从土地资源的盘活利用到耕地质量的提升,从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到现代农业项目的建设,再到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构建,深汕交出了一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满分答卷,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作出深汕担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