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土地流转> 土地托管

千亩农田放进“托管班”

2023年11月13日来源:日照新闻网

  秋收过后,在东港区涛雒镇廒头片区的千亩水稻地里,机械轰鸣,一台台大马力机械正在进行翻地作业。随着机器驶过,松软的土地翻滚而出,为明年的丰产丰收做足准备。

  廒头片区仅是涛雒镇试点推行土地托管的一个区域。围绕破解耕地土地分散化和闲置化、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今年,涛雒镇坚持党建引领,结合镇域土地资源优势和粮食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特点,试点推行“合作社+供销社+农户”的土地托管方式,共涉及5个村上千亩土地,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难题。

  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利益共享”的原则,涛雒镇在充分征集村民意愿、入户进田与村民协商后,让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由省供销集团提供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为一体的“保姆式”服务,以“全程托管+保底收益”的服务机制实现“小田并大田、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助推“小农户”融入“大产业”。

  据测算,通过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应用新型农机和种植技术,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5%至10%以上,农药、化肥、用工等支出减少约30%,每亩降低生产成本约200至300元。

  不仅如此,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该镇应用供销智慧农业服务平台“e托管”系统,精准实现对地块信息、种植管理信息、粮食运输、仓储、农资使用等数据的信息化托管全覆盖,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节本增效。

  在土地托管模式下,合作社每亩地折算付给村民800元的保底资金,季末扣除各项约定费用后,与供销集团按照6:4比例分成。合作社再按照农民和村集体在合作社的持股比例进行盈余分红。

  这种“保底收益+盈余分红”的分配机制,让农民自愿当起种地“甩手掌柜”,坐享土地“生金”。“往年都是自己种地、自己喷药,忙一年也没有多少收入。这样把土地托管给专业人员后,不用害怕病虫害,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外出务工,这个法子真好!”张家廒头村村民王煜高兴地说。

  “地还是那些地,但是成本降低了、环境友好了,直接推动了新技术、新装备、新农机的应用。”涛雒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张家廒头村第一书记刘继清说道,全程托管服务的这种经营方式,在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助推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推动涛雒稻米产业走上整体规模化发展之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