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新闻中心> 土地新闻

铲苗种苹果:好事起风波

2009年11月17日来源:兰州晨报

铲苗种苹果:好事起风波
绿油油的冬麦部分被犁掉,这里将被种上苹果树。

  庆阳苹果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西峰区什社乡在发展苹果产业规模化的过程中采用强迫手段,将公路沿线300米范围内部分已经出苗的冬麦,连根铲掉栽种苹果树,部分村民认为此举侵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对此,什社乡政府也觉得“委屈”:这也是为了群众多点收入,何错之有?

铲部分冬苗种苹果树 “产业规模化”起风波

  眼下正是冬小麦长势正好的时候。记者11月12日在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采访时,看到公路沿线绿油油的冬小麦麦苗已有5厘米高了,但这些麦地里每隔3米就有一条宽1米左右、长约300米的麦苗带被犁掉。被犁掉的带状区域里,有的已栽上了苹果树苗。

  “这些冬麦是村上、乡上的工作人员犁掉的。”什社乡村民王富昌(化名)告诉记者,从去年秋季开始,乡政府就动员村民在公路沿线两侧栽种苹果树,树苗由乡政府免费提供,栽种采取自愿。但从今年秋季开始,乡政府要求公路两侧沿线300米内的所有农田全部栽种苹果树,村民今年可以在这些地里种冬小麦,但播种时每隔3米必须留出1米宽的土地栽种苹果树。

  “一些不愿栽苹果树的村民在地里种满了冬小麦,但冬麦发芽后不久,乡政府工作人员带人在地里强行犁出了苹果树带,村民们根本拦不住。”王富昌说,冬麦被犁掉后,乡政府工作人员带人强行在麦地里挖坑栽树。有些村民外出了,回来到地头一看,麦地里已种上了苹果树,连谁种的都不知道。

  有村民质疑,自己家的承包地,为什么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强行犁掉冬麦栽种苹果树与政府最初宣传的“采取自愿”是否相悖?村民们甚至认为这些苹果树是政府的“形象工程”。

  据了解,苹果在庆阳栽培历史久远,西峰区许多农家的房前屋后都栽有苹果树,苹果种植业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种植一亩小麦收入在500元左右,但一亩苹果林收入在万元左右。从2008年开始,庆阳市大力推进苹果产业规模化,引导农民大面积种植苹果树。对什社乡政府的做法,大部分村民支持,也有村民反对乡政府一刀切、强行推进的做法。

  “我知道种苹果比种小麦收入高,但我家缺劳力,无法侍弄如此大的果园。”什社乡六旬老人李万福(化名)说,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家里只有老两口,种小麦可勉力支撑,管理一个苹果园就难“胜任”了。

  少数村民认为,“被栽上”苹果树的农田,在苹果挂果前的几年还可以种豌豆、小麦等低秆作物,树冠长大就什么都种不成了。他们担心以后苹果销路不好,会“得不偿失”。还有村民认为,他没有种植苹果的技术,不愿将农田变成果园。

  采访中许多村民认为,虽然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经土地承包人同意,强行犁掉冬麦栽种苹果树的做法不可取。

免费供苗还义务栽种 政府是为农民增收考虑

  记者在什社乡采访时,该乡党委书记燕玮杰说,庆阳出产的苹果外观漂亮、肉质脆嫩、含糖量高,什社乡是庆阳种植苹果的最佳地区,农民一直有种植苹果的传统,经营好的苹果园一亩一年的收入超过万元,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种植其他作物。 以前,什社乡的苹果种植规模较小,而且比较分散,不便于大客商收购经销,致使苹果价格和销售额一直上不去。为了推进苹果产业规模化,乡上决定将公路沿线两侧300米范围内的农田全部变成苹果园,这样既便于采摘和运输,也能起到带动示范作用。

  燕玮杰告诉记者,按照乡上的计划,什社乡公路两侧300米范围内的农田要全部栽种苹果树,并且要全部连成片,不能有间隔,这样才能做到规模化,便于集中采摘、收购,绝对不是搞“形象工程”。栽种了苹果树苗的农田在3年内还可以种植冬小麦等低秆作物,乡政府在这3年内给每家农户每亩地补偿100元。在今年秋季冬小麦种植之前,乡上就向群众进行了广泛宣传,要求村民种地时预留出栽种树苗的地方。由于群众不清楚预留的具体范围,在整块田里都种上了小麦,栽树苗时不得不将麦苗犁掉。

  燕玮杰说,为了保证树苗成活,所有树苗都是由果树栽植专业队栽种的,没让群众自己栽。燕玮杰否认有强行推进的现象,他说,在该项工作实施之前,乡上就安排各村召开村民大会,每个村都得到了三分之二以上村民的同意,如果有不愿意栽种的,由乡村干部反复做工作,直到他们同意为止。

  对于少数村民提出的家中劳力不足及不懂栽培技术等问题,燕玮杰说乡上早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不愿或没有能力经营苹果园的群众,可以和其他群众兑换土地耕种,也可将果园承包给他人经营。另外,乡政府还将组织果树栽培专业技术人员专门给果农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培训,帮他们种植好果园。

  什社乡乡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的果树栽种全由果树栽植专业队栽种,不需要农民自己动手,栽种的果树苗也全部是免费的,果园以后也全由土地承包者经营,这一切都是为群众致富考虑。也许在苹果产业化推进过程中有个别村存在强行推进的现象,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当地群众,这名负责人认为乡上这样做没有错。

  文/图 本报记者 邢剑扬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