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新闻中心> 乡村新闻

承包鱼塘两年半没有卖出一条鱼(组图)

2009年09月18日来源:重庆晨报

承包鱼塘两年半没有卖出一条鱼(组图)
承包鱼塘两年半没有卖出一条鱼(组图)
  近日,大量小白鹭飞越长寿区的洪湖,聚集到万顺镇万顺村的一个鱼塘附近,伺机叼食塘中鱼儿,但是小白鹭并不知道,它们所见到的“活蹦乱跳”的鱼儿,其实都是在垂死挣扎。

  记者采访得知,这个紧邻洪湖的鱼塘,从两年半以前换了承包人以后,已遭遇了4次投毒,而且每次都在成鱼上市前夕。

  事件:鱼塘突然“开锅”

  前天上午9点,正在长寿区万顺镇上买东西的养鱼户陈朝宏突然接到亲戚陈朝兵打来的电话:“鱼塘‘开锅’了!所有的鱼都往水面上蹦!”

  “我早上6点才巡查了一次,当时都没得异常。”鱼塘“开锅”的消息让陈朝宏很不安,他匆匆赶回万顺村,一站在山头就看到鱼塘内的水像是煮开了一样,鱼儿密密麻麻地浮出水面,不断跃起。而在附近栖息的大量小白鹭,则飞临鱼塘上空,伺机捕食小鱼。

  这样的场面对陈朝宏来说并不陌生,他已经见过三次。“我晓得遭了,又被人下毒了。”陈朝宏赶回鱼塘,叫上自家的亲戚,划船前往鱼儿最密集的水面赶。

  “赶都赶不走!有些鱼跳上船,挣扎几下就死了。”陈朝宏说。

  疑点:发现三个油壶

  事发时正在陈朝宏的鱼塘边整理玉米地的村民殷长华,也发现了水面的异样。

  “我看到好多鱼都浮在水面,麻喳喳的。”殷长华说,当时他还看到岸边漂了3个油壶,藏在水草里面的,周围的水全是白色的。

  殷长华用木棍挑起了这3个油壶,“其中2个是5升的色拉油壶,还有1个是4升的机油壶。”这些油壶让殷长华感到奇怪,因为每个油壶底部都被划出长长的口子,色拉油壶已经空了,机油壶中还残留着白色液体。

  “乳白色的,刺鼻,像农药。看样子是有人往鱼塘投毒了。”殷长华将这个情况告之陈朝宏。陈朝宏立即报警。

  万顺镇派出所民警赶到后,进行了现场勘查,并将机油壶中的不明白色液体取样,由区刑警队送市局化验。该派出所所长称,一旦确定是投毒,将立案侦查。

  担忧:村民哄抢死鱼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长顺村的这个鱼塘看到,水面全是翻着肚子的鱼,而不远处,成群结队的小白鹭正在观望,一旦水面有挣扎的鱼儿,它们便蜂拥而至,但对于一动不动的死鱼,它们并不感兴趣。

  与小白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围的村民。据陈朝宏介绍,前天上午开始,他组织人对浮在水面的死鱼进行打捞,从上午10点到晚上6点,捞了3万多斤起来。

  得知陈朝宏家的鱼塘死了鱼,周围很多养鸭户和养猪户赶来捡便宜。陈朝宏告诉他们,鱼被毒了,吃不得,但没人听陈朝宏的忠告,3万斤鱼很快被哄抢一空。

  由于担心发生意外,陈朝宏决定暂时不再打捞死鱼。记者昨天划船进入鱼塘,发现仍不时有死后沉入水底的鱼浮出水面,而且连黄鳝和泥鳅也未能幸免。

  陈朝宏告诉记者,前天下水捞鱼,脚踩到水底,全是死鱼,而当天下水捞鱼的多名亲戚,都出现了皮肤发痒发红的症状。据初步统计,鱼塘将损失近8万斤鱼。

  回忆:遭遇四次投毒

  2007年4月,陈朝宏、陈朝兵等5人在与该鱼塘前任承包人章石永(化名)的竞标中,高价胜出。

  “当年2月份公开招标时,我就跟他发生过言语上的冲突。”陈朝宏称,当时章石永就声称,如果自己不能竞标,谁也别想承包这鱼塘。

  拿到承包权后,陈朝宏等人先后投入了20多万元开始养鱼。当年9月,鱼塘中的鱼莫名中毒,损失五六万元。陈朝宏称,虽然自己怀疑这是章石永所为,但苦于没有证据,只好作罢。

  第二年,陈朝宏决定加大投入,购买了大量的红嘴翘壳鱼苗。“我觉得他泄愤一次也差不多了啊。”陈朝宏说,哪知当年5月份,正是鱼苗疯长的时候,鱼塘再次被投毒,损失30多万。当年9月,陈朝宏补投的鱼苗再遭毒手。算上这次,两年半时间,该鱼塘已被投毒4次,加上先期投入,陈朝宏等人共损失近60万元。

  “由于每次投毒时间都是在成鱼上市前,因此两年半来,一条鱼都没卖出去。”陈朝宏说,明年承包期就到了,再也不敢投鱼苗了,这两年多来白干了。

  由于前三次投毒都没有证据,陈朝宏只好不了了之,但这次,投毒人留下了3个油壶,这也是关键证据。

  万顺村村长殷举林告诉记者,该村养鱼户很多,被投毒的不止陈朝宏一家。“黄明全(音)承包的鱼塘也被人投了两次毒,后来不得不转让了。”殷举林担心,陈朝宏承包的鱼塘接二连三被人投毒,将来都没人敢承包了。

  律师: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

  重庆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董浩律师认为,如果这是一起投毒事件,那么投毒人的行为就给不特定的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已涉嫌触犯刑法,即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投毒罪,应当受到法律治裁。如果投毒人实施的是报复,也会按上述罪名处理。

  本报记者 肖庆华 实习生 龚力

  鱼塘在长寿万顺镇,不是承包人养不好,而是连续四次遭人投毒

  陈家人发现投毒用的塑料瓶,瓶内还有残存的白色乳液。

  昨日,看着浮满鱼塘的死鱼,陈家人很郁闷,他们的鱼塘两年多来被投毒四次。

  本报记者 陈浮 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