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评估整理 > 土地整理

南昌县土地整治让36万农民受益

2013年01月29日 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日报(南昌)

  曾艳芳见习记者万能记者范嘉欣

  “荒山野地,有种无收。”这八个字就概括了南昌县广福镇万洲村过去的状况。不过,如今这里已旧貌换了新颜。据万洲村的村干部介绍,原来这里农田水不通,机耕道也没有,种田相当困难。现在通过土地整治,年年丰收,农民的日子好过多了。

  万洲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从两年前说起。2011年,这个村被列入南昌县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并列入全省第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点。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该镇平整土地1654.65亩,新(改)建沟渠7.94万米,新(改)建道路工程3.76万米、渡槽2座、机耕桥10座。

  广福镇镇长黄花云对记者说:“通过土地项目整理的实施,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成本的投入,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当地群众可耕土地增加了111.75亩,年粮食产量增加60.15万公斤,较土地整治前增加产值152.39万元/年。曾经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农村土地整治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同样从土地整治中受益的还有南昌县蒋巷镇滁州村。站在这里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的田字耕地,一条条笔直的水泥沟渠,一排排的防护林随风摇曳,水泥路宽阔整洁,好一派江南田园风光。村民老李欣喜地告诉记者:“之前我们村里的沟渠里杂草丛生,全是泥巴路,农田高高低低。土地整治后,农田变平整了,田间的主要干道两旁都种上了防护林,沟渠被清理后浇筑上水泥,光是看上去都漂亮多了。”

  土地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才能开花结果。万洲村和滁州村只不过是南昌县农村土地整治的几个成功片断。近年来,南昌县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和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扎实、稳步、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将其办成惠民实事,让农民真正受益。

  据该县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小樊介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模式多样、抓好模板、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方式,在不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地调整土地权属。

  三年来,通过高位推动、高频调度、落实责任、整顿环境等举措,该县共完成土地平整面积6.52万亩,修建灌、排渠沟3069.28千米,田间道路1440.5千米,30多万亩耕地实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产能增”。土地整治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更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使不少昔日里的臭水沟变成了今日的清水渠。

  “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迈进,节省了劳动成本,解放了生产力,使一部分农民有机会发展规模化农业,更多的农民可以‘洗脚上岸’,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南昌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慎文说:“例如,南昌县塔城乡的村民胡生明就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13亩土地,用于扩大他的绿色无土栽培大棚蔬菜基地,每年可增收30多万元。”

  据了解,自2010年南昌县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以来,该县共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42个,建设总规模达31.86万亩,项目涉及13个乡(镇、场)、93个行政村,惠及全县1/3的农民,占全市总任务的近一半。目前,全县已新增耕地面积28065亩,近36.3万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增加年收入1.16亿元,人均年增收320元。

  作者:万能范嘉欣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