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 投稿集萃 > 经验推广

萧山农田流行“号脉开方”

2011年04月23日 来源:萧山日报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全区植保土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农业通过给农田“号脉、开方子”这一“对症下肥”的方法,不仅节约了肥料,更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可谓一举两得。

  施肥不再“毛弄弄”

  哪块地该用什么肥?究竟用多少量?现在,不能“毛弄弄”了。

  去年6月,晚稻播种的季节,种粮大户丁海洋用上了区农业部门专门配置的“水稻专用肥”,这种肥料含25%的氮磷钾,是根据土壤检测的数据,以及种植水稻的需要,专门开的“处方肥”。

  “今年,我们正在改良配方,计划到晚稻播种时节,向农户优惠供应营养配比更科学的水稻专用肥。”区农业局农业科应科长说。

  记者了解到,2009年,我区被确定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贴县(市、区)。到目前,区农业部门已经根据土地检测的数据,引进或配置了水稻、蔬菜等6种专用肥,可供农户使用。而这些“专用肥”的配方,全部是对我区土壤进行“号脉”后,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等差异,开出的有针对性的“方子”。

  节肥增产效果显著

  以前,我区不少农户施肥,往往是向地里撒一些复合肥,既不“对症”,用量也难控制。如今用上“处方肥”,究竟有啥好处呢?

  去年,我区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5.2万亩,平均亩增产59.9公斤,总增产45021吨,亩节省肥料1.96公斤,合计亩节约成本84.21元。

  据悉,今年我区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2万亩次,争取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将继续开展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合理确定土样采集点,对今年新建的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土样采集,对200个以上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