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土地信息
农村土地网> 视频新闻

杨谨同:7月之前货币政策仍然处于较为明确的宽松期

2019年04月18日来源:东方财富网

4月15号,央行召开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其中的一些表态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对此,我们的看法如下:

  第一、央行对经济形势相对更加乐观。

  一季度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健康发展”、“不确定性仍然较多”;而2018年四季度的表述是“经济保持平稳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二、二季度流动性投放节奏或较一季度边际下降。

  这主要体现在两处变化:1、“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改为“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逆周期调节”;2、“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为“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第三、货币政策进入阶段观察期合情合理。

  一季度“社融”整体新增确实较多。一季度社融高达8.19万亿,同比新增2.34万亿,其中信贷同比新增高达1.44万亿。直接融资中的企业债券融资及专项债也是一季度社融天量的重要贡献,两者同比新增分别为3668亿元和4621亿元;

  第四、货币政策“节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基调”转向。

  1、我国经济增速企稳的动能仍然需要政策的巩固;

  2、全球经济仍然偏弱,IMF最近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政府仍然会担心外围经济的影响;

  3、猪通胀呈现两个特点:是供给侧冲击,只是局部通胀。目前对于猪周期反转对通胀的推升,市场和央行认识有一定偏差。“稳增长”为主基调同时,就政府调控而言,一来担心杠杆率抬头,二来担心资产价格泡沫。价格水平的一定程度抬升有利于提高名义GDP增速。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对通胀的容忍程度会提升。

  第五、尽管我们不再预期降息,但7月之前仍然处于较为明确的宽松期。

  从政策上,我们认为,2019年,央行无需降息,对于降准次数,预判从3-4次下调为1-2次。


相关资讯